桃花磜,因历史上有满山遍野的野桃花而得名,实为历史悠久,客家文化传承优良的纯客家人山寨。
纯正的中原古音客家话,客家民居,客家风俗习惯,客家文化传承可为证。
桃花磜,境内峰峦叠嶂,坑垄遍布,
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,独特优美的风景,有诗曰:
“仰望是高峰,横看是竹松,静听溪流韵,轻闻花香浓”
她是个看会叹,听会陶,闻会醉的迷人客家古山寨。
石头筑路面,古道茶亭。
蛇岭上鹅卵石古道,古道通往万应山,森林中有座神秘的桃源寺,鲜为人知。
闽赣古商道上的江福茶亭
桃花磜,虽是大山深处的山寨,但它古代曾是石城与汀州间的通衢要道。
据文学书籍《扁担上的石城》和石城民间口述历史记叙,
这个闽赣界亭,当年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高速公路服务区,
有六十家多座农家炭火炉现炸现卖,客商路人喜欢的油烧米果,供应过往商旅充饥,生意红火,盛况空前,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经营,它有许多风情传说。
江福亭位于,鸡公岽的山口刘家坳,兴建于道光8年(1828年)。
江福亭与木兰新河古岭脑上,石城广昌交界处的茶亭,用石拱建筑手法建成。
它成为客家地区,建筑艺术独特的石拱桥式茶亭,至今还吸引着众多专家学者前往考证。
别有天地鸡公岽,桃花流水红欲然。
赣江源镇桃花村古山寨。
宁静、优美、传统的客家古宗祠连民居。
高大、耸立的豪华门廊已毁,留下的门廊下,雕花整条麻石。
闽赣古商道,古老的石拱桥。
山间溪流,溪水清澈见底。
如诗如画的山溪
坚固如新的古石拱桥。
古石拱桥下戏水的游客。
友情提示,去桃花磜游玩,带饮料和水多余,随手捧起溪水就可喝,该区为赣江源保护区,没有污染。
说个石城客家人口述民间传奇故事吧,
元代末期,罗源秀才游玩至桃花磜,迷醉于桃花磜的桃花林,并醉言他是“桃花天子”,山村乡民广为流传。
文人的风流佳话,官府得知后,
“大胆,山民敢称天子”,
要到桃花磜捉拿自诩“桃花天子”的罗源秀才。
派出的追拿巡捕走到横江镇烟坊猪婆潭时,向山间村民打听路,客家人用客家话说,还要翻“三座大山”,才能到。
巡捕细听为要爬上百丈岭、攀登千里山、走到白头发才能到,太远了,会累死,还是打道回府吧。
其实,客家话说的是,爬百丈岭,攀千公山,行白头排三座、当地客家人称的大山。
整条山谷中的桃林
桃花磜,千亩
桃花
开得正盛,生活在大山里的客家人,历来低调,几乎不宣传,使这个纯正的世外桃源,无人认识。
桃花磜,
桃花争奇斗艳,远眺恍若花的海洋。
盛开在山间梯田的桃花
整个山间,花香扑鼻!
沿山间小道,行走在桃花丛中,
桃花,迎风初绽,嫣然含笑,
行一段桃花路,走一生桃花运!
五颜六色的桃花,有粉红的,有浅红的,有火红的。
满树的桃花竞相吐蕊、漫山遍野,鲜红如火,粉红如霞。
戏玩于盛开桃花的桃树上
欢乐的儿童,联手登上桃树。
给桃花摄影的美女。
桃花磜,
2017年石城县鸡公岽黄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,近五年的发展,精选改良的黄桃产业片区面积达到1000余亩;
桃花村,还被中华蜂养殖基地、中国养蜂学会评选为“全国成熟蜜基地示范试点”。
桃花磜,环境优美,水源优良,蜜源繁多,粉蜜充足。
特别是桃花蜜,因桃花花期短,产蜜少而令人特别喜欢。
桃花磜,客家人罗叔,拿出自产的桃花蜜让我们品尝,确实是有浓浓桃花香的蜂蜜。
客家人好客!
桃花磜,传统美味客家菜:
春笋炒腊肉,野藠头炒蛋,
山珍清明菇,农家芋头菜。
感谢热情好客的桃花磜客家人罗叔!
如果人间真有世外桃源,那就是客家山寨桃花磜!
部门图片来源:
《风景独好 | 桃花村,一个盛产美丽的地方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